谁的青春不腐朽
坐在小店的一角,回顾青春时发现,我远离那些小玩偶和彩笔后,目光便转向经典名著,杂学以及青春文学,从《简爱》《飘》到《爱格》《地理杂志》,那一段时光里,我时而愤世嫉俗,时而多愁善感,时而云淡风轻,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过于共情导致自己有了多重人格的倾向。
在学习和阅读中,我选择沉浸在文学里,躲避升学的压力,躲避那些是与非,但终究还是得面对生活,我毕业了,找工作了,那些美好的文字也离我越来越远了。
当看到那夏写的《谁的青春不腐朽》时,我对这个书名有一丝的茫然,现回过头来看,时光已经悄然吞噬了我的青春,那一本本惊艳了我少年时光的小说消失在我的脑海中。前两天顺着网线搜了一篇连载的小说,看到评论留言,原来我们大家都等着作者填坑已经十年了······留下来的是我们青春的回忆,而作者早已经往前看,说不定已经隐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