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日记随笔观海鸥

观海鸥

时间2023-03-20 20:24:46发布访客分类日记随笔浏览232

离青岛这么近,也去过无数次,但正儿八经地去看海鸥,却是第一次。

坐动车,出站口,一路随着标志牌,到栈桥景区。这里,就是观鸥的最佳地点。路上,我们顺便给孩子们买了喂海鸥的食物。

看海鸥的人真多呀,海边的礁石上,五颜六色的一大片,或站或坐,有的远远地坐在海边的沙滩上。但是,要是想要喂食海鸥,真的需要离水边近一些,更近一些。

孩子们都挺大胆,一个劲地踩着高低不平的礁石往前海边挪。但是,我们选的那个地方,还是离海鸥有些距离。

先坐在礁石上看一会儿海鸥吧,等一会儿到栈桥上去再喂。

向远处望,宽阔的海面上,波涛不汹涌,一波一波的细碎的海浪,不断地朝岸边拍过来,显出大海极其温柔的一面。

再近处,就有数不清的海鸥,有的在水面上静静地凫着,随着海水的涌动随波逐流。最吸引人的,则是飞着的那些海鸥,它们“咕咕嘎嘎”地叫着,宽大的翅膀张开着,像一对强有力的且转运动灵活的帆。

海滩上,人声鼎沸,可看着这大海和海鸥,我的心却飞越出人群,特别安静。心静海鸥知。

总得满足孩子们喂海鸥的愿望。于是,再次小心翼翼地踩着礁石,择路返回岸上,到栈桥上去。

栈桥上人更多,有走的,有来的,用什么词来形容呢?摩肩接踵应是最恰当不过了,只要稍不小心,就能碰到别人的肩膀。

好不容易找了个靠近栏杆的地方站下来。轻轻俯身,就可以看到成群的海鸥。孩子们也特别高兴,终于可以投喂海鸥了。

食物扔下去,海鸥盘旋着,翻飞着,掠过去时,孩子们不免失望——“又没吃。”

再投喂,海鸥飞过来了,速度极快地啄走了一块,孩子们开心极了——“吃了!吃了我喂的了!”

我一边扯着小旗衣服的下摆,怕有危险,一面用心观赏着海鸥。当然,飞来飞去的,根本分不清哪只是哪只。它们飞累了,会落在海边里露出的礁石上歇脚。

我一直以为,所有的海鸥都是白色的,因为有那么多诗句都是这样说的,比如说,“点秋江白鹭沙鸥”,“石湖也似西湖好,烦向苍烟问白鸥。”“仙从有待乘黄鹤,海客无心随白鸥。“

今日所见,却不尽然。瞧,这些海鸥中,有的头是黑色的,有的翅膀尖是黑色的,背上透着一抹浅灰,还有的,脖子比较粗,身上的羽毛是杂色的,白色中掺杂着黑或深褐色。

或许,以前只是远观,只看到海面上掠过那么几只海鸥,至于它身上哪个地方有些黑色杂色,并看不分明,只看了个大概是白色的身影罢了。

还有啊,它们不仅羽毛上有些不同,它们的脚也有不同,有的脚是暗红色的,有的则是土黄色的。

再细看,那些羽毛白,身材比较匀称,模样儿也俊俏的海鸥,它们的脚才是暗红色。我给它评价为海鸥中的“美人”,有点儿天生丽质的味道了。

观鸥的人多,投喂海鸥的人也多,但是,这些投喂海鸥的人群里,应该大多数跟我们一样,仅仅是来游玩一次,乘着自己的高兴给海鸥一点儿食物罢了。

想到原来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上,曾有《老人与海鸥》,写的是在昆明的翠湖边上,每年冬天,一位老人每天步行20多里路,连续十多年来喂海鸥的故事。

这位老人,能够清楚地叫出海鸥的名字,“独脚”“灰头”“红嘴”“老沙”“公主”等等。而且,只要它喊一个名字,就会有一只海鸥应声跃起。

后来,老人去世了。当有人把他放大了的遗像摆在翠湖边的时候,一群海鸥突然飞来,围着老人的遗像盘旋翻飞,久久不愿离去。

当人们不得不收起遗像准备离开的时候,海鸥们像炸了营似地朝遗像扑过来,高声鸣叫着……

我还记着这篇课文中的老人,他的真实名字,叫吴庆恒。

都说万物有灵,而它们的灵性,何以不是先有了人们对它们投之以善良的滋养呢?

从栈桥往回走,海鸥仍在海面上翻飞,我给小旗唱“海鸥轻轻飞,海鸥轻轻飞”的时候,又想起了另一首歌,“问一声那海鸥,你飞来飞去有何求”。

是呀,你飞来飞去有何求?我想这不难回答,这跟我们整日忙忙碌碌为生活奔忙是一样的,只是,它们的奔忙里,一定没有追逐名利的成分。

祝福一声那海鸥——愿你们飞越千万里,你想得到的,一定就在你们那强有力的翅膀之下。

说个尬尴的事儿 丹鸟快递快吗,好像不如其他快